挑战与机遇并存,转型与创新并重

文|李志方

  “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,更不可能是V型,而是L型的走势。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,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。今后几年,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难以出现根本改变,经济增长不可能像以前那样,一旦回升就会持续上行并接连实现几年高增长”——这是“权威人士”在今年5月做出的判断。

  在这样的新常态下,外资企业利润不断压缩,经营困难重重。有数据表明,2015年实现财务盈利的美国企业比例跌至64%,为五年来最低;41%的欧洲企业现在正重新评估其在华经营状况,并计划通过裁员等方式来削减成本;而今后一两年内准备扩大在华业务的日本企业从2011年的66.8%下降到38.1%。

  过去五年,中国劳动力成本上涨被跨国企业视为最大的商业挑战,中国信息化百人会与德勤联合今年7月2日发布的报告显示,自2005年以来的10年间,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了5倍,比1995年则涨了15倍。再加上,不利于外资企业准入的市场壁垒、法律法规执行不一致、政府取消超国民待遇等挑战,让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感受到“日子不好过”。过去30多年在中国的低竞争、低成本、高回报的情况已经愈发少见,77%的美国企业和70%的欧洲企业感受到在华受欢迎程度明显降低。

  尤其是外资制造业,目前正身处“寒冬”,举步维艰。一方面,制造业中全面产能过剩的情况,直接导致了企业的销售额下降;另一方面,用工成本逐年上涨,基于员工的数量而征收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、工会经费、社会保险费,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存环境雪上加霜。

  然而,严峻的挑战总会倒逼改变,把握住机遇的外资企业将是未来中国市场的赢家。中国政府已经将吸引外资的标准向“提质量、优结构”方向转变,从商务部发布的信息中不难看出政策的导向:2015年中国吸收外资规模再创新高,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6575家,同比增长11.8%,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813.5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6.4%。其中,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770.5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17.3%,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61.1%。而制造业使用外资的比例正在不断下降。

  中国美国商会今年1月发布的《2016年度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》显示,服务行业的企业有近三分之二报告其收入实现增长,而在工业和资源行业,近一半的企业报告其收入出现下滑。6月发布的《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2016》则表明,服务行业的发展向好最为明显。

  与此同时,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创新亦是推动外资企业利润长期增长重要手段,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寻求将产品打造得更具创新性和高附加值。40%的受访美国企业表示其超过一半的收入来自本地设计、开发或者迎合本地需要的产品或服务,这一数字与上年的32%相比大幅增加。多数行业企业都将中国的“互联网+”和电子商务的增长视为重要的发展机会。对于欧洲企业来说,虽然仅有28%的企业在华设有研发中心,但正在呈现增多的趋势。与美国企业相同的是一些欧洲企业的研发活动着重于产品的本土化。外资企业产品的中国化转型正在悄然进行,与本土企业的竞争也随之变得更加激烈。

  以廉价劳动力为代表的低成本时代已然一去不复返,同时消失的,还有超国民待遇的政策红利。如果以此定义过去30多年为“黄金时代”,那么,外资企业应该思考如何在这个依然是全球三大投资目的地,以及消费市场爆发性增长的国度,寻找自身的发展之路。而帮助外资企业顺利转型,适应新常态,也是政府部门营造国际化、法治化营商环境所应有之举,也是包括欧美跨国公司在内的所有外资企业的共同期待。